在使用奧維的過程中,用戶可能希望實現從地圖上直接提取建筑輪廓、道路線條、地名地址注記等矢量數據,而不需要手動的繪制,以提高工作效率。
目前,奧維支持導入從OpenStreetMap上獲取的筑輪廓、道路線條、地名地址注記等矢量數據,具體操作如下:
1. 在OpenStreetMap導出OSM數據
進入OpenStreetMap官網(https://www.openstreetmap.org)。
點擊【導出】,平臺會自動獲取當前地圖界面的四至范圍,用戶可直接點擊【導出】,導出該范圍內的矢量數據。
當然,用戶也可以繪制自定義區域導出矢量數據。
在左側的[導出]窗口,點擊【手動選擇不同的區域】,在地圖上繪制區域,確定范圍后,平臺會自動獲取該區域的四至坐標,點擊【導出】。
進入[新建下載任務]窗口,輸入名稱,設置保存目錄,點擊【下載】,即可。
導出完成后,可以在存放目錄下查看該文件。
2. 將OSM文件導入奧維
在奧維中,點擊[系統]菜單,點擊【導入】按鈕,選中需要導入的OSM文件,點擊【打開】。
進入[OSM導入參數]窗口,用戶可對導入參數進行設置。
只加載圖形輪廓:若勾選,則導入的圖形沒有填充顏色,僅是輪廓線;若不勾選,導入是會自動填充顏色。
軌跡和圖形的不透明度:用戶根據實際需要設置,0為完全透明,100為完全不透明。
加載文字:勾選,會將文字注記導入并生成標簽;不勾選,則不會導入文字注記。
字體大?。河脩舾鶕嶋H需要設置,值越大,字體越大,默認為24。
導入完成后,所有數據會保存在收藏夾中,顯示在地圖上。
3. 批量編輯
為了方便使用,用戶可以對數據進行批量編輯。
3.1. 排序
在奧維中,可按名稱和類型對數據進行拍攝。其中,按類型排序的順序為標簽、軌跡、圖形……
選中需要排序的文件夾,點擊鼠標 右鍵,點擊【按名稱排序】或者【按類型排序】,點擊【是】,即可。下圖為“按類型排序”的效果。
3.2. 分類存放數據
導入OSM數據,通常類型較多(包括軌跡、圖形、標簽),導入后的初始狀態是混合存放在同一個文件夾下的,不太方便使用。我們可以按照奧維對象的類型存放數據,即標簽、軌跡、圖形各存放一個文件夾,如下圖所示。
當然,用戶可以按實際需要進行分類存放。
選中存放數據的文件夾,點擊鼠標右鍵,點擊【添加】,點擊【文件夾】,輸入名稱,點擊【保存】,即可創建文件夾。
選中第一個數據,按住shift鍵,選中最后一個數據,批量選中數據,點擊Ctrl+X鍵(剪切),選擇存放文件夾,點擊Ctrl+V鍵(粘貼),即可。
3.3. 批量修改屬性
在奧維中,用戶可對數據的屬性進行批量修改,如標簽的圖標、軌跡的線條顏色和寬度、圖形的填充顏色和不透明度等。本文以修改圖形的填充顏色為例,其他屬性的批量修改操作一致。
選中第一個圖形,按住shift鍵,選中最后一個圖形,批量選中需要修改的圖形;點擊鼠標右鍵,點擊【屬性[批量]】,選擇填充類型,點擊【填充預覽】,選擇顏色,點擊【確定】,點擊【保存】。
勾選【填充顏色】,點擊【確定】,即可。